From 06e1860aeb2c8a526a0dbe061f7025c62e7d2040 Mon Sep 17 00:00:00 2001 From: TaurusXin Date: Tue, 25 Jun 2024 21:23:15 +0800 Subject: [PATCH] chore: typo --- content/post/079.10g-nas/index.md | 44 +++++++++++++++---------------- 1 file changed, 22 insertions(+), 22 deletions(-) diff --git a/content/post/079.10g-nas/index.md b/content/post/079.10g-nas/index.md index ac27313..95ccfaa 100644 --- a/content/post/079.10g-nas/index.md +++ b/content/post/079.10g-nas/index.md @@ -24,7 +24,7 @@ date: "2024-06-25T18:36:00+0800" 我的需求是: 1. 4盘位即可,不用太多 -2. 能够在家中火外出时随时随地访问到上面的文件 +2. 能够在家中或外出时随时随地访问到上面的文件 3. 能有一个完善的家庭影音系统,或者叫媒体管理器,且支持硬件解码 4. 有成熟的文件权限管理,隔离不同组别用户的访问 5. 有虚拟机功能,运行 Linux 系统 @@ -32,8 +32,6 @@ date: "2024-06-25T18:36:00+0800" 7. 万兆网卡,支持局域网内高速访问 8. 支持 Time Machine,用于备份我的 MacBook Pro - - ### 硬件 结合以上的需求,再加上我之前用过群晖的设备,我的最终方案如下: @@ -42,6 +40,8 @@ date: "2024-06-25T18:36:00+0800" 先来说硬件,选择乔思伯N2这款机箱的原因是,首先它有5个3.5寸硬盘位,足够满足我的需求且日后能够扩容,CPU方面选择了12代的低压CPU i3 12300T,是为了支持DSM7.2的12-14代CPU核显加速,且待机功耗较低,性能也是足够,跑虚拟机不在话下。搭配的主板是精粤的 B760i ITX主板,板载一个 2.5G 网卡,可以接入我家庭的 2.5G 内网中。内存则是选择了之前旧PC上留下的拆机镁光内存,附加了2条三星 512G 的 NVME 硬盘用于读写缓存。额外配件则加了一张 Intel 82599 芯片的 X520 服务器拆机网卡,带两个万兆光口。 +![HC550(图自网络,侵删)](https://cdn.taurusxin.com/hugo/2024/06/25/disks.jpg) + 硬盘的选择,我纠结了一段时间,开始想选择西数的红盘或者希捷的酷狼,也看过酷鹰这类的监控专用盘,但是考虑到价格的因素,最终还是选择了锻炼了一年多的西数企业盘 HC550,由于之前做服务器认识了一个本地线下专门做企业级产品的公司,就以比淘宝和咸鱼低一些的价格收到了通电时间更短的 HC550 16T 矿盘,一共3块,出厂日期是2022年7月,通电时间7000+,价格 800 出头,性价比很高。关于可靠性,我简单在网络上搜罗了一下这个盘的情况,正常使用(无磕碰、摔落等)下几乎没有看到有损坏的案例,即便它是矿盘,通电时间长,但实际读写量并不大,因为两三年前的 CHIA 挖矿不需要持续的读写,它只要将文件分散到整个盘即可。再加上企业氦气盘的加持,稳定性应该没问题,甚至比很多NAS专用盘还要稳定,除了运行时有西数企业盘的特色炒豆子声音。 ### 操作系统 @@ -52,11 +52,11 @@ date: "2024-06-25T18:36:00+0800" 整机装起来没难度,乔思伯机箱的抗震做的非常好,软的硅胶垫能够有效防震,安装完成后一次点亮。 -### 操作系统 +### 系统 由于我的需求也不用特别复杂的例如All in One,所以直接在物理机上安装DSM。 -找一个U盘写进去 RR 引导,安装最新的 DSM 7.2.1 系统。开机后的整体情况如下图,安装时的型号我选择了SA6400,支持核显加速, +找一个大于16G U 盘写进去 RR 引导,安装最新的 DSM 7.2.1 系统。开机后的整体情况如下图,安装时的型号我选择了SA6400,支持核显加速, ![DSM 7.2.1](https://cdn.taurusxin.com/hugo/2024/06/25/DSM7.2.1.png) @@ -68,7 +68,7 @@ date: "2024-06-25T18:36:00+0800" ![RAM](https://cdn.taurusxin.com/hugo/2024/06/25/RAM.png) -套件方面,我只装了一些必备的,例如DDNS,WebDAV。下载PT使用 qBittorrent,文件下载使用官方的 Download Station或者Aria2套件,阿里云盘用于下载PT站还没有更新的资源。至于DHCP服务器,只用来给NAS和电脑上的万兆网卡分配IP地址,做到即插即用。还有TTYD,这里没有显示,用于外网访问命令行,一定要设定强密码。 +套件方面,我只装了一些必备的,例如 DDNS,WebDAV。下载PT使用 qBittorrent,文件下载使用官方的 Download Station 或者 Aria 2 套件,阿里云盘用于下载PT站还没有更新的资源。至于DHCP服务器,只用来给NAS和电脑上的万兆网卡分配IP地址,做到即插即用。还有TTYD,这里没有显示,用于外网访问命令行,一定要设定强密码。 ![Software](https://cdn.taurusxin.com/hugo/2024/06/25/Software.png) @@ -76,20 +76,20 @@ Docker中暂时安装了一个容器,那就是家庭影音中心 Emby,将核 ```bash docker run -d \ ---name emby \ ---device=/dev/dri:/dev/dri \ --e UID=0 \ --e GID=0 \ --e GIDLIST=2 \ --p 1900:1900 \ --p 7360:7359 \ --p 8097:8096 \ --p 8921:8920 \ --v /volume1/docker/emby/config:/config \ --v /volume1/电影:/media/电影 \ --v /volume1/剧集:/media/剧集 \ ---restart=always \ -amilys/embyserver:latest + --name emby \ + --device=/dev/dri:/dev/dri \ + -e UID=0 \ + -e GID=0 \ + -e GIDLIST=2 \ + -p 1900:1900 \ + -p 7360:7359 \ + -p 8097:8096 \ + -p 8921:8920 \ + -v /volume1/docker/emby/config:/config \ + -v /volume1/电影:/media/电影 \ + -v /volume1/剧集:/media/剧集 \ + --restart=always \ + amilys/embyserver:latest ``` 核显加速也是顺利开启 @@ -98,9 +98,9 @@ amilys/embyserver:latest ### 网络 -DSM 系统外网访问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使用官方提供的 QuickConnect,但由于黑群晖且DSM7,即便是洗白后也无法使用,况且QC的速度不快,看高码率电影肯定是不行的。所幸的是,我所在的浙江电信自我开始上网起就一直提供公网IP,虽然上传速度是万年不变的30 Mbps,但是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外部访问资源的需求。 +DSM 系统外网访问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使用官方提供的 QuickConnect,但由于黑群晖且DSM7,即便是洗白后也无法使用,况且QC的速度不快,看高码率电影肯定是不行的。所幸的是,我所在的浙江电信自我开始上网起就一直提供公网IP,虽然上传速度是万年不变的 30 Mbps,但是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外部访问资源的需求。 -我家庭中使用的是全2.5G内网,所有的网络设备可以之后单独出一篇文章来介绍我的家庭网络拓扑,这里不扯开。将NAS接到2.5G交换机后,局域网内也可以高速访问文件。 +我家庭中使用的是全 2.5G 内网,所有的网络设备可以之后单独出一篇文章来介绍我的家庭网络拓扑,这里不扯开。将NAS接到 2.5G 交换机后,局域网内也可以高速访问文件。 当然,万兆网络也没问题,PC也安装了一张X520网卡,和NAS直连,并且自动分配IP,网线则是用的OM3的光缆,配合15元一个的 Intel 拆机光模块,顺利握手10G。